今天是難得的周末早餐聚會

拿了本書    翻了幾頁    感觸頗深

在台灣,一個比已開發國家擁有更深的資本主義思想深值的社會裡

價值觀完全變形    請看以下比較:  

1. 台灣的新聞媒體總會報導    哪位小朋友跳級跳了好幾次  年紀輕輕就考上了醫學系   真是教育成功!   這麼小就可以確認她下半輩子有飯吃了~

2. 而西方國家總是報導   某位小學生修完了大學微積分課程    某位小朋友解答了愛因斯坦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的問題  真的是天才 (但天才可以吃嗎? 不行. 方程式可以賣錢嗎? 大半不行吧!  所以,不重要啦,媒體的報導沒人會看的~)

 

從小我們被教育,  幼稚園畢業讀小學,國中,高中,然後在茫然不知自己所愛知下, 胡亂選填了大學.

然後讀完大學了,週遭所有人,三姑六婆親戚鄰居,都跟你說,大學畢業不值錢,快去讀研究所.

在這時,自己內心的深處其實是有很深刻的吶喊: "我準備好了嗎?"   "我真的想要做研究嗎?"   "我到底是否喜歡我所做的所學的呢?"  "讀完研究所又怎樣?"  "我要一輩子都這樣渾渾噩噩嗎?"

最後好不容易問到了一句:  "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"   "意義可以當飯吃嗎?  不行!"  

  "好吧~ 那我還是去讀研究所好了!"

一連串的掙扎盡是矛盾與不解,但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妥協.  因為文化,社會,價值觀.

 

四年前遇到一位瑞典朋友. 他告訴我,他妹妹高中畢業後,出國流浪了三年.  她在澳洲住了一年,又到了印度東南亞國家住了兩年. 三年過後她要再回到瑞典,決定她要讀的系所.

選擇志業,所學,是多麼神聖的一件事情. 而我們總是三言兩語用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幫自己找理由,隨便挑個地方落腳. 

說真的,有歡喜的感覺嗎?

 

扣除了外表的風光之外,在這個文化社會制度長大的我,感受到無與倫比的恐懼與不安.
總覺得自己應該追求的,自己都不知道.   想要逃離這個桎梧卻又無力反抗那根深蒂固,深值心中的傳統思想.

就好像在坐火車.  毫無目的的坐,獨自一人.

不知何時該下車,  不知目的地為何.

在窗外的美景相映照下,  窗內的人心中卻是孤寂的害怕與恐慌.

大家都強忍著自身的不安, 仍表現得一副怡然自得的優雅.  天知道骨子裡其實怕得要死.

 

我就是怕得要死的一員. 在外表之下,潛藏著一顆浮動的心,想要叛逃的心.

心中的思想文化相互拉扯,衝突在腦中浮現不只一百次. 總是讓人聲嘶力竭.

 

饑渴,是我心中的吶喊.

想望著探索這世界. 想望著用自己的皮膚去感受世界不同的溫度. 感受各式各樣的食物在胃中翻滾. 享受文化衝擊在內心形成的心思維.

 

有沒有人,能夠在我的心中找到一片安靜?

有沒有一個地方,能夠讓我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惦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